新2会员手机管理端:对话全国人大代表朱华荣:缺芯成为常态,必须构建新型合作关系
2022年,中国汽车产业在复杂形势下持续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为1176.6万辆,同比增长22.8%;市场份额达到49.9%。
中国汽车品牌正在飞速成长,但仍面临着诸如“缺芯贵电”“核心技术有发展空间”等挑战。
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时分享了他对行业发展的观点,坦言了目前行业面临的困难,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
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 图/受访者供图
在对话中,他提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短期仍需引导,建议降低税费、针对新能源中端市场的购车提供政策;中短期保供压力仍然较大,车企与芯片厂商必须构建新型合作关系;加速推动下一代电池和车规级芯片等卡脖子技术,确保我国 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等。
短期受政策退坡、消费欲望尚未恢复影响,汽车消费仍需政策引导促进
,,新2会员手机管理端(www.hg8080.vip)实时更新发布最新最快的新2代理线路、新2会员线路、新2备用登录网址、新2会员手机管理端、新2手机版登录网址、新2皇冠登录网址。
新京报贝壳财经:2023年,燃油车、新能源车补贴均已退坡,疫情影响也基本消除,你认为在新形势下我国汽车消费能力长短期内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朱华荣:先分享一下我们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
从短期看,中国汽车市场总量增长低速稳健,新能源继续快速渗透,动力结构碎片化与行业规模化矛盾突出。但中国仍处于汽车普及期,预计2023年销量2710万辆,同比微增,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约2%。其中,新能源行业进入爆发增长期,预计2023年销量820万辆,同比增长28.1%,2025年,新能源渗透率将增至60%以上。
从长期看,汽车产业是当前最大规模转型升级的传统产业,正重新成为青春焕发的朝阳产业。汽车产业正在从提供传统交通工具向提供“出行产品+出行服务+生态服务”转变,成为新的平台型产业;也在从传统制造产业向智能制造升级,向高科技产业转型。可以说,汽车产业现在是,未来仍将是最大的消费产业,更是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和压舱石,汽车产业加速向新能源、智能化转型,前景可待、未来可期。
我们判断,中国汽车市场正进入多动力并行时代。新能源产品需要百花齐放,混合动力车型因具备纯电动车型的优秀性能和低使用成本,同时又解决了里程焦虑问题,是最符合用户诉求的技术路线,可能会替代纯燃油车成为真正的全域汽车产品。
新京报贝壳财经: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要促进大宗商品消费。应对新形势,你认为作为大宗商品的汽车,又要如何促进消费?
网友评论